主页 > 大数据 > 微信运动步数与手环同步过来的数据相差太多?

微信运动步数与手环同步过来的数据相差太多?

一、微信运动步数与手环同步过来的数据相差太多?

,这是由于微信的统计方式和手环不同而形成的细微差异,数据本身没有问题。手环显示的是即时数据,会实时刷新;微信显示的数据是微信云服务器整合后的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可以是手环、手机或者用户授权的第三方软件。通常情况下,微信相同时间段内不同来源的数据会取最大值,所以微信最终显示的数据和手环是有差异的

二、excel如何找出几列数据中前10大的数?

在EXCEL中查找指定列数值排名前十位的记录,可以用筛选的方法。

1,选中需要统计的列或列区域。

2,在工具栏中找到“数据”----“筛选”按钮,选“自动筛选”,点击后就会在数据列生成筛选按钮。

3,在需要统计数据的列顶端,按下筛选按钮。

4,在出现的选项列,其中就有(前10个…)选项,选中。

提示:在最新的excel版本中筛选选项更丰富了,在操作上可能会略有不同。

三、一组数据中的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对吗?

不一定对,最小的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最大的数当且仅当这组数据所有的数相同是取=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数求平均数,那是老师的经验之谈,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题目都不出相同的数求平均数的问题,而且问题中的结论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正确的,所有的数相等只是特例,如果问题是一道判断题,答案是错的

四、数据太多怎么才能简便的求中位数,就像是40个数,还有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分别表示什么?

我比较会求中位数,比如1,2,3,4,5,手一伸开,有五个手指,中指就是3;比如40个数,先去掉头尾各去17个数,剩下的五、六个,手一伸,出来了,20、21两个数,准确的说是20.5,还是更加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最大数/2+1)/2,比如(40/2+1)/2=21.5

然后是众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字出现最多的数,如果是序列号数,则没有众数;你的明白???

最后是平均数,平均数的求法是x=(n1+n2+n3......)/m,其中X是平均数值,N代表所求数值,M代表所求个数。比如1,2,3,4的求法:(1+2+3+4)/4=2.5

下面是相关解释:

[中位数]把收集到的某一对象的有关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正中的那一个数据叫做中位数。用符号Me表示。

如果数据较少,只要把这些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好,当数据是奇数个时,取正中的一个为中位数;当数据是偶数个时,取正中的两个,计算出这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众数]在一批数据中,出现次最多的数值叫做众数。它也是表示集中程度的一咱统计特征数。如某活动小组学生的年龄统计中:8岁的4人,9岁的19人,10岁的16人,11岁的7人――众数是9岁。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比较]分析如下:

(1)平均数是全部数据平均得来的,用作代表数的可靠性较高;但极端特异数对平均数的影响较大。

(2)中位数的计算比较简便,不受极端特异数的影响,在两端极不对称,对平均数影响较大时,用中位数较好,但可靠性较小。

(3)众数求法也比较简单,也不受极端特异数的影响,在需要找出适应多数需要的数值时常用众数;但可靠性较低,仅能供初步参考。

在频数分布的两端比较匀称时,三种特征数大致接近,两端赿对称,三种特征数也就越接近。

五、excel里如何求两组数据以上的第二大数?

1、输入数据。

2、输入公式及选择数据范围,回车。注:A1:G1为数据范围,2表示第二大。

3、函数说明。

六、标准差比平均数大说明什么?能不能说明数据不?

这句话好像有问题。 首先离散程度是用标准差衡量的,标准差大,离散程度大,标准差小,离散程度小。既然标准差相等,那么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就一样。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数据的重心,不是离散程度的度量。 但在用标准差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时候,需要考虑:两组数据单位是否一样,两组数据平均数是否差距过大等。

七、EXCEL中如何取得一行数据中第二大的数,有没什么公式?

1、输入数据。

2、输入公式及选择数据范围,回车。注:A1:G1为数据范围,2表示第二大。3、函数说明。

八、轮胎动平衡问题,轮胎上机测出数据,20和100。为什么那么大,普通小车轮胎数不应该那么大的,然后?

出现比较大的数值,可能两种原因,第一是出厂时没有做轮胎动平衡或平衡没有合格,第二就是轮胎和轮毂安装错位,这个可能是安装问题或者汽车用过一段时间维修之后出现。

关于你说的转90度,再装上就是25和35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不平衡点对称装可以相互抵消,他的不平衡量就会变小。比如单独轮毂90度重50克,轮胎270度重50克,这两个正好差180度,装上去就等于0克就平衡了。不过像你刚才说的转90度有的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可能有时要多转几个角度才有可能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