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管理技术面临的挑战?
早期,企业用信息技术去构建业务流,而现在,我们试图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行业中的一些大数据处理以及分布式处理技术构建数据流,但在构建过程中,过多强调技术本身而忽视了对数据的治理。
数据治理是整体性问题,并非仅是技术问题,市面上数不胜数的商业组件可以解决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业务情况下对于数据治理这样一个系统性工程,目前却并无现成的产品或技术可以直接解决。
二、信息安全的三大基本需求?
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三、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和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常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的产品(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市场。卖者和买者对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均不能控制。
特征:
①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整个市场的生产量(销售量)和购买量相比较,任何一个生产者的生产量(销售量)和任何一个消费者的购买量所占的比例都很小。因而,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无能力影响市场的产量和价格。任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单独市场行为都不会引起市场产量(即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化。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就是:任何购买者面对的供给弹性是无穷大,而销售者面临的需求弹性也是无穷大的。
②产品同质性
市场上有许多企业,每个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时不仅是同质的产品,而且在产品的质量、性能、外形、包装等等方面也是无差别的,以致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通过自己的产品具有与他人产品的特异之处来影响价格而形成垄断,从而享受垄断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购买哪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是同质无差别产品,以致于众多消费者无法根据产品的差别而形成偏好,买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时不关心生产厂家和品牌。也就是说当各种商品互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时,就很容易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③资源流动性
指任何一个厂商可以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地进入某个市场,或是退出某个市场。即进入或退出市场完全由生产者自身自由决定,而不受任何社会法令和其他社会力量的限制。由于无任何进出市场的社会障碍,因此,当某个行业市场上有净利润时,就会吸引许多新的生产者进入这个行业市场,从而引起利润的下降,以致于利润逐渐消失。而当行业市场出现亏损时,许多生产者又会退出这个市场,从而又会引起行业市场利润的出现和增长。这样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生产者只能获得正常的利润,而不能获得垄断利益。
④信息完全性
市场信息是完备的。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可以无成本地随时获得或掌握着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特别是市场上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充分信息。这样每一个消费者和厂商都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完全的信息,做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既定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通畅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所以,任何市场主体都不能通过权力、关税、补贴、配给或其他任何人为的手段来控制市场供需和市场价
四、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指什么?
需求曲线是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五、企业面临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市场需求指的是某一地域某一时期某个市场的总需求,可以用斜向下的需求曲线表示。
这个总需求与总供给量作用,形成了市场价格。
个别企业只能按这个市场价格销售产品,这就是说企业面对的需求是一定价格的需求,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在这个价格,企业的产品可以完全市场实现。
市场需求决定企业面临的需求。
六、数据安全需求的特点?
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可用性是指数据随时能够获取、随时可用,不会由于硬件故障等问题,导致数据无法读取。
完整性是指数据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遭受恶意篡改和非授权的访问,保障数据是最原本的样子。
机密性指的是数据全程加密,不会遭受窃听,也不会被未授权的人访问到,数据是安全的。我们通常讲的信息安全保护,保护的就是数据的这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七、企业面临的需求函数为什么是p=p?
P是需求的英文缩写,着这意思就是需求是互相的。
八、2021安全生产形势面临的问题?
2021年从行业领域看,事故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领域,较2019年增幅明显。8起事故中,建筑施工事故5起,道路运输事故2起,建材事故1起。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水上交通、农业机械等重点行业领域保持零事故。
与2019年同期相比,建筑施工事故同比增加3起,上升150%;道路运输事故同比减少6起,下降75%;建材事故同比增加1起。
九、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中国经济安全的隐患与风险主要在于中国自身,集中在对经济安全的意识、认识以及防范能力。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主要集中在:
第一,社会矛盾凸显。集中在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生态与资源问题、信心和诚信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国内治理危机问题、艾滋病和公共卫生问题。此外民族冲突、社会保险与社会保护、社会差别与社会运动、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等都存在严重隐患。
第二,经济安全意识薄弱。这是我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隐患。在作重大决策时逐渐缺乏经济安全方面的考量,忽视了国民经济均衡开放、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工业体系相对独立与完整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忽视了全球化下的经济风险的形成与传递规律以及巨大破坏力。
第三,部门与地方利益作祟。长期以来,外资企业一直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使得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越来越多地为外资所控制,严重阻碍中资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加重中国经济对外依赖;国有垄断企业一直安享垄断利润,排斥国内竞争,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普遍存在严重缺陷,隐含着重大操作风险;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无视市场规则,实行地方保护,导致走私贩私、制假贩假、骗税逃税、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信用体系建设,延缓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市场运行机制的进程。
第四,对经济安全的认识出现偏差。
相对于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制造业安全,金融安全应该更为重要。在国际上,很少听说因为制造业安全而导致国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相反由于金融风险所导致的经济乃至社会危机则屡见不鲜。原因很简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虽然难以立国,但是可以强国,可以弱国,还可以亡国。金融竞争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金融安全是主权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第五,防范各类经济风险的总体能力较低,而且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防范能力参差不齐。大凡简单明了、众人瞩目的领域(如国防、农业),安全能力建设较好,安全系数较高;而那些纷繁复杂、社会关注较少的领域(如金融、环保),安全能力建设不足,安全系数较低,甚至存在越来越严重的安全隐患。
十、我国科技安全面临的问题?
实现高水平科技安全,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需要。从国际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造着所有的社会单元,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着国家之间的竞争态势。
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多重压力。
无论是在大国博弈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还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需要科技界把科技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全面加强、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