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大数据 > 精益生产的相关理念?

精益生产的相关理念?

一、精益生产的相关理念?

(1)“利润源泉”理念

  精益生产关注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它的观点是利润的源泉在于制造过程和方法。因制造过程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成本会大不相同。售价=成本+利润的“成本主义”思想已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当今市场,应树立利润=售价-成本的“售价主义”观念,通过不断的现场以及业务改善,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企业利润。

  另外,精益生产方式的“利润源泉”理念也反映在评价尺度的使用方面。精益生产方式主张一切以“经济性”作为判断基准。强调高效率并不完全等于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能造成将提高效率作为追求目标的错误导向。比如:就设备“稼动率”而言,按传统的“稼动率”定义大都是以该设备一天的实际生产产量,除以该设备一天的最大生产能量所得的百分比,来表示设备运用效率的成果。其结果,导致了不顾需求的增产现象。然而,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稼动率”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因此,即使设备一直在运转,但如果运转的结果不能创造价值(比如:生产的产品没卖出去),那么,其“稼动率”仍然为零。这种用实效来评价设备“稼动率”的方法,有助于引导大家去思考企业“利润源泉”的真正含义。

  (2)“暴露问题”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非常强调问题的再现化。即将潜伏着的问题点全都暴露出来,以便进一步改善。其中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不许过剩生产,追求零库存,目视管理,停线制度等。过剩生产和库存的浪费与其他浪费是有本质性区别的。因为这两者浪费因埋没其他真正的问题点,会阻碍对问题的实质性改善。比如:本因业务流程以及协调机制设计的不合理,出现一些作业或业务的停滞等待现象。这时,如果为了避免停滞等待的浪费进行过剩生产的话,反而把因业务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真正问题点给掩盖起来。另外,还有库存问题。库存就像水库中的水平面,水位下的石头是里面的问题:生产率低、机器出故障、生产线不平衡、反复出现废品、工艺问题、团队合作问题、维修问题以及生产准备时间长等。这些问题在库存水位高的时候,一下子就埋在河底下,什么都看不见了。也就是库存的高水位将掩盖你所有的问题。因此,不许过剩生产和追求零库存是精益生产方式实现问题再现化的最有力的手段。

  (3)“遵守标准”理念

  标准化活动是确保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系统有效运作并持续改进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制定的标准本身脱离实际;二是实际操作者对标准的理解不够。为此,精益生产方式特推出“标准作业”制度。并要求“标准作业”必须由现场直接管理者亲自制作,确保“标准作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求现场管理者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素质:①业务素质(掌握材料、设备、工艺、作业方法等方面的技术及其相关知识);②职责方面(为尽管理职责,要求掌握有关企业方针/目标、生产计划、安全规则以及业务处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③改善技术(掌握不断研究作业内容,消除浪费所需的知识);④育人技术(掌握有效培养多能工的技巧);⑤组织领导能力(能充分调动所属人员积极性的技巧)。

  (4)“团队”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生产就如同音乐,有旋律(物流)、有节拍(均衡生产)、还有相互之间的和谐(标准作业),而这些是要靠一支训练有素、协调一致的乐队(团队)来保证的。精益生产方式的“团队”理念主要反映在有利于相助的设备布置形式、设立“接棒区”、“自主研究会”、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追求全体效率等方面。

  (5)“职能化”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的“职能化”理念主要反映在“不良品不转入后工序”原则的落实。确保“良品”,这是生产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要素也不能作为轻视质量的理由,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精益生产方式强调检验是一种不创造价值的浪费,检验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不良,并非是挑选不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求由造成不良的部门或人员自己负责返修或返工,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出真正的原因,彻底消除不良。这种明确目的,各尽其职的要求就是精益生产方式“职能化”理念的具体表现。

  (6)“以现场为主”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现场是一个有机体,绝不能将现场看成是将“脑”托付给管理部门,而只有“手脚”的场所。管理部门不能成为现场的“指挥官”,应以“提供服务”的姿态,扶持现场,并充分挖掘现场的潜能,建立现场的自律机制,使现场真正处于“主人公”的位置。应该知道,再完整的数据也很难将现场的实际状况完全反映出来,而且数据本身又有滞后性,因此,远离现场的管理者是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问题,采取措施,提出改进。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观不如一行”的真理所在。

  另外,有效于现场管理的可视化看板系统和立足于现场运作的均衡化生产,以及与协作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都充分反映出精益生产方式“以现场为主”的基本理念。

  (7)“持续改善”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有十项改善精神守则:①抛弃固有的旧观念;②不去找不能做的理由,而去想能做的方法;③学会否定现状;④不等十全十美,有五成把握就可动手;⑤打开心胸,吸纳不同的意见;⑥改善要靠智慧并非金钱;⑦不遇问题,不出智慧;⑧打破沙锅问到底,找出问题的症结;⑨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⑩改善永无止境。

  这样,通过不断的改善,最终实现“集小变以成大变,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目的。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精益生产方式持续改善活动之所以能得到如此的深化主要应归功于“JIT生产”和“自动化”两者之间即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有效运作的结果。也就是说,“JIT生产”和“自动化”这两种制度的彻底落实,促使所有相关要素不得不致力于进行持续的改善。

  (8)“人本化”理念

  精益生产的“人本化”理念主要反映在“多能工制度”上。在以往大量生产的时代,为追求高产量,就将作业彻底地细分化。例如:拧螺丝的作业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固定拧那几个螺丝;做鞋子工厂的某个工人,每天仅做右边的鞋子,做了十年,可是有一天要他去做左边的鞋子,却不会做。类似这种机械似单纯化的工作,连续作了五年、十年之后,每一个人都是重复在做同样的工作,难道不会感到厌倦吗?但是,为了一家的生活,虽然不满意但也不得不做下去,可以说是失去了人性的尊严。那么,如果又过分尊重人性的尊严又会怎么样呢?让每一位作业员都随心所欲去做他喜欢的工作,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模式去工作,不但生产率低落,同时又会增长个人主义的气氛,破坏团队合作的精神,使整个工厂的管理困难增加,从而使公司失去竞争力,走向倒闭之路。所以,提升生产率和尊重人性的尊严,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然而,精益生产方式的“多能工制度”,却使这一个难题得以解决。

  以上就是中普咨询对精益生产八大理念有哪些的相关介绍,转载请标明出处!

二、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包括哪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三、什么是数据思维理念?

数据思维就是使用数据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白了,就是面对一堆业务问题的时候,能不能通过数据的方法做分析从而给出建议来解决业务问题。

其核心有两个,一个是数据敏感度,一个是数据方法经验。

数据敏感度,我理解的就是你看到一个数字,你大概就能感知这个数字是否合理还是有异常,当数据异常的时候,大概能知道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并且能够追溯到原因。总之,假如你数据敏感度高,你可以看到数据背后更多的信息。

数据方法经验,我理解的是你看到这些问题还不行,还需能够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也是构成数据思维很重要的一部分。数据分析的方法就很多,比如:漏斗分析、相关性分析、5W2H分析、对比分析、分群分析等等。

四、谷神星的相关数据?

谷神星发现者朱塞普·皮亚齐发现日期1801年1月1日编号 MPC编号谷神星(小行星1)命名依据刻瑞斯其他名称A899 OF; 1943 XB小行星分类矮行星 主带AdjectiveCererian轨道参数 2009年6月18日远日点446,669,320km近日点380,995,855km半长轴413,832,587km离心率0.07934轨道周期1680.5日平均速度17.882km/s平近点角27.448°轨道倾角10.585°(相对于黄道)升交点黄经80.399°近日点参数72.825°物理特征 赤道半径487.3±1.8km极半径454.7±1.6km质量9.43±0.07×10kg平均密度2.077±0.036g/cm表面重力0.27m/s逃逸速度0.51km/s转轴倾角about 3°北极赤经19 h 24 min 291°北极赤纬59°反照率0.090±0.0033(几何)视星等6.7绝对星等(H)3.36±0.02角直径0.84至0.33

五、什么数据存在序列相关?

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序列相关性

在实际经济问题中,为什么会出现序列相关性?下面仍通过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我们建立一个行业生产函数模型,以产出量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资本、劳动、技术等投入要素为解释变量,根据样本与母体一致性的要求,只能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于是有:

t=1,2,…,n

在该模型中,资本、劳动、技术之外的因素,例如政策因素等,没有包括在解释变量中,但它们对产出量是有影响的,该影响则被包含在随机误差项中。如果该项影响构成随机误差项的主要部分,则可能出现序列相关性。

为什么?对于不同的样本点,即对于不同的年份,由于政策等因素的连续性,它们对产出量的影响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前一年是正的影响,后一年往往也是正的影响。于是在不同的样本点之间,随机误差项出现了相关性,这就产生了序列相关性。更进一步分析,在这个例子中,随机误差项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六、和数据相关的字?

K&R C定义了7个和数据类型相关的关键字,C90标准增加了2个关键字,C99标准增加了3个关键字

K&R关键字 C90关键字 C99关键字

int signed _Bool

long void _Complex

short _Imaginary

unsigned

char

float

double

七、九大理念?

一、成功是因为态度:

一天,两个一贫如洗的青年来到东京谋生。两个人都处于饥寒交迫中,好不容看到一个有水的地方,但万没有想到,这里的水竟然是收费的!第一个年轻人就绝望地喊道:“这个鬼地方!连水都要花钱买!”然后扭头就走。而另外一个年轻人却想:“东京这个地方居然连水都能卖钱。那肯定有很多机会可以让我发展!”于是就打定主意坚持留了下来开始创业。

“水居然都要钱”和“水居然都能卖钱“,两句话看似相同,却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认为水都要钱,产生的就是沮丧;相反,认为水都能卖钱,产生的却是兴奋,前者的结果是离开东京或者继续过艰难的生活,后者浅野一郎却成为日本赫赫有名的水泥大王。

“影响力训练”机构两万以上人次调查结果显示,决定一个人成功最关键的要素中,80%是属于个人自我取向的“态度”类因素,如积极、努力、信心、决心、恒心、雄心、爱心、意志力等;13%是属于自我修炼的“技巧”类因素,如各种能力;7%是属于运气、机遇、环境、时间、天赋、背景等所谓的“客观”因素。

能否具备技巧、是因为我们的态度,因为技巧根源于态度。

能否驾驭客观因素,还是因为我们的态度,因为它根源于我们对待客观因素的态度以及把握客观因素的技巧,而“技巧”已被证明属于“态度”。

成功是因为态度!让我们记住这一令人吮指回味的结论,让我们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过去,把握今天,准备未来。

二、我是我认为的我: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什么样的自我期望,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因此,要想结果变得更好,先让行为变得更好;

要想行为变得更好,先让态度变得更好;

要想态度变得更好,先让信念变得更好;

要想信念变得更好,先让自己选择更好的自我期望。

在自己的心目当中,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最终,你就会是什么。

我们是我们认为的我们!

三、我是一切的根源:

一位老鞋匠,在一个城镇外的道路上修补了40多年的鞋子。一天,一位外地年轻人要进城,看到老鞋匠,就问道:“老先生,我由于工作关系要入住这个城市,想先问您一下,这个城市是个怎样的城市?”老鞋匠反问道:“那我先问一下你来的地方是个怎样的地方?”青年人皱了眉头回答说:“别提了!先前的地方人们勾心斗角,维持表面的关系,没有人肯付出真心,必须要很谨慎地生活。”老鞋匠默默地看着年轻人说道:“那你会很失望,这里和你那里一样。”年轻人哑然离开。

过了一阵,又一个打算来入住的年轻人问了老鞋匠同样的问题,老鞋匠同样反问他,他上一个地方的风俗民情如何。这个年轻兴高采烈地说:“先前的地方人都很好,相互彼此关心,对待每一个人都肯付出真心,不管你有什么困难都会得到义无反顾的帮助,很温暖的。”老鞋匠微笑地注视这个年轻人回答说:“那么恭喜你,这里每一个人都象你以前的城市人一样,心里充满温暖,也都很热心地想要帮助别人。”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我们的情绪主要根源于我们的信念,以及我们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该事物作出不同评价与解释的我们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们可能无法掌控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

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心情。

让我们不再抱怨,

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

四、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

有人问你:为一家超市一天内推销一瓶红酒,能做到吗?

你或许会说:小菜一碟。

那么有人继续问你:那么推销汽车,一天一辆,能做到吗?

你也许会说:那就不一定了。

那么继续要求你好多年都是每天卖出一辆汽车呢?

你肯定会说:不可能,没有人能做到。

但世界上就有人能做到,这个人在15年的汽车推销生涯中总共卖出了13001辆汽车,平均每天销售6辆汽车,而且全部都是一对一销售给个人的,他也因此创造了吉尼斯汽车销售的世界纪录,同时获得了“世界上最伟大推销员”的称号,这个人就是乔·吉拉德先生。

当他第一次走进汽车经销店提出不让任何一个跨进门的客户流失时,被雇主嘲笑,但当他一天打了8、9个小时电话以后,并在晚上8:50分时卖出一辆车时,他的诺言得到了证实,让雇主对他刮目相看起来。就这样,他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时,仅仅用了3年时间。

以前的人一定认为“水不可能倒流”,我们知道,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的人一定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未来的人一定会说,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人类能居住在另一个太阳正好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的方法而已。

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让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不要总是“自我设限”。

假使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已经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不可能”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那么,这样的“氛围”也许就注定他们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一定会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所淘汰。

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让我们调整好自己注意的焦点,把“不可能”这个极其消极的字眼从我们的“字典”中永远删去。

因为即使真的遇到难题,我们至少还可以说:

不是不可能,知识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

五、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从前,一位大师告诉人们,他正在练一种大法:可以让大山移过来。几十年后的一天,他开始表演移山。他对着大山念念有词:“山过来,山过来…”,喊了半天山也没动,到了黄昏,当他用嘶哑的嗓子喊过一遍以后,人们异口同声地说:“大师,山肯定没过来。”

于是,他边喊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脚下。这时,大师就近距离地面对着大山站住,并说:“各位,这次山到底有没有过来?”,大家一听觉得很诧异,这时大师讲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就是我几十年练就的移山大法。”

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我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

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如果顾客不愿意买我们的产品,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生产出足以令顾客愿意购买的产品;

如果我们还无法成功,那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成功的方法。

要想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借由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借由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山,如果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过去吧!

六、每天进步一点点:

有一首童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荷塘里有一片落叶,它每天会增长一倍。假使30天会长满整个荷塘,请问第28天,荷塘里有多少荷叶?答案是只有四分之一荷塘的荷叶。这时,假使你站在荷塘的对岸,你会发现荷叶是那样的少,似乎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第29天就会占满一半,第30天就会长满整个荷塘。

整个过程,荷叶每天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前面花了漫长的28天,我们能看到落叶都只有那一个小小的角落。很多人常常只对“第29天”的希望与“第30天”的结果感兴趣,却因不愿忍受漫长的成功过程而在“第28天”放弃。

成功来源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

比如,每天笑容多一点点;每天行动多一点点;每天创新多一点点;每天的效率高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个人,如果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挡住他最终的成功?

一个企业,如果把“每天进步一点点”变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其中的每个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试想,有什么障碍能阻挡得住它最终的辉煌?就像数学乘式中每个乘项增加0.1,而乘积却会成倍增长一样。

竞争对手常常不是我们打败的,而是他们自己忘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者不是比我们聪明,而是他比我们每天进步了一点点。

七、天助自助者:

一次一个小镇上发洪水。洪水迅速地席卷了整个村落。一个神父爬上屋顶,并不断祈求上帝保佑:快来救救我。不久有一艘小木船向他划过来让他上来。没想到,神父大声回应:你去救别人吧,上帝会来救我的。小木船走了,神父继续祈祷,过了些时候,又一艘摩托艇快速向他开来。神父一脸安详还是同样的答复。摩托艇走了,神父继续祈祷。又一阵子之后,水涨到神父的胸口。这时,有一架直升飞机飞过来救他。没想到,神父依然一脸安详地同样答复。飞机飞走后,神父就被淹死了。

死后,虔诚神父的灵魂升到天堂。见到上帝时非常生气:上帝,你真是不够意思,我一生对你如此虔诚,你却不来救我?

这时,上帝回答说:我的孩子,当水淹到你屋子的时候,我先后派了一艘小木船、一个摩托艇和一架直升飞机去救你,你都没有上来,哪里能怪我呀!

一生当中,我们都在渴求机遇,然而我们却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机遇,或不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即使知道,可当机遇降临时,又常常没准备好。

偶尔真的很有运气抓住了一个机遇时,有因抓不住下一次机遇,或因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耐力将其不断放大,而以失败告终。

真正的机遇,绝不来源于机遇的本身,而来源于对机遇的定义,对机遇的认识、准备与把握。每个人都会有好运气,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否抓住机遇,也许就不会平等。因为,要想天助,必须先自助。

这一切都在印证中国的一条古训:天助自助者!

八、决心决定成功:

有一位年轻人,想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求学。有一天,苏格拉底将他带到一条小河边,自己“扑通”一下跳到河里去了。随后向年轻人招手让他一起下来。当年轻人稀里糊涂跳进河里后,没想到,苏格拉底立即用力将他的脑袋按进水里。年青人用力挣扎,刚一出水面,就被苏格拉底再次用更大的力气按进水里。反复数次后年青人本能地用尽全身力气拼命爬上岸。惊魂未定之余,指着还在水里的苏格拉底说:大,大大大师,你到底想干什么?苏格拉底理都没理他,爬上岸象没事一样就走了。

突然间年青人似乎思索到些什么,追上苏格拉底,虔诚求教。苏格拉底站定下来,对他讲了一句著名的话:年青人,如果你想向我学知识的话,你就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象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追求成功亦是如此。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先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就像我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成功来源于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只有决心,才最终决定我们的成功。

九、太棒了!:

“牛仔大王”年轻的时候,想到西部去淘金。他去向一位成功人士请教,那人告诉他,当你身处困境时,强迫自己狂喊:“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既然发生在我身上就必有助于我”。同时,要大力拍手。

在遭遇了一次次困难之后,他就卖水谋生。身材矮小的他,屡次被人抢占每次地盘并遭到毒打。每次,他只好又开始狂喊,边喊边想:西部黄金也不缺了,现在卖水的也不缺了,还缺什么呢?西部的人们强体力劳动,衣服很容易磨破;同时看到,漫山遍野是废弃的帐篷,于是他就把废弃的帐篷收集起来洗干净,缝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

成功者都是“精神胜利”大师。古往今来,愈是成大业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强大。

成功旅途,失意难免,挫折难免。成功者不是没有低潮,而是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在低潮中“呆”得太久。

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败时,让我们象永远积极思维的“牛仔大王”李维斯一样,立即大声地对自己的潜意识说一句:

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八、怎么查询母婴行业相关数据?

要查询母婴行业相关数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

1. 搜索母婴行业报告和研究报告,如相关机构、行业协会、咨询公司等发布的行业报告;

2. 关注母婴类网站、社交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了解母婴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趋势;

3. 参考政府部门发布的母婴行业统计数据和政策文件,如国家统计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4. 联系相关企业或从事母婴行业的专业人士,了解市场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综合以上渠道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母婴行业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九、数据相关性分析标准?

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 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 A=abc 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3), a为吸光系数。其中吸光系数 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溶液中其他组分(如溶剂等)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由上式可知,当固定溶液层厚度l和吸光系数 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然后以此波长 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工作曲线。

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浓度。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十、查找中国酒店的相关数据?

想查找中国酒店相关数据。

1.专业网站上有专业的文章。比如中国饭店协会网站,中国酒店网等等。

2.行业报告,比如网上可搜2018年中国星级酒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3.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有些证券公司会对上市公司出研究报告,找一些酒店上市公司相关研究报告。

4.政府统计数据,查找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