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主体的八大权利?
1.知情权
GDPR对“如何保障数据主体的知情权”提出了透明性以及形式上的要求,即隐私声明(或隐私通知)应具备什么要求,以及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收集个人数据时,一种方式是直接向数据主体(即自然人本人)收集,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
2.访问权
数据主体有权获取如下信息:
确认其个人数据是否被处理、处理的目的(用途)、数据类别、存储期限或标准。
权利信息(更正、删除、限制、拒绝的权利)。
个人数据的副本。
3.更正权
数据主体有权更正错误的个人数据。
4.删除权
数据主体有权删除自己的数据。
典型场景:用户有撤回同意、注销账号的权利,控制者有配合删除其个人数据的义务。
5.限制处理权
在特定场景下,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限制对他的个人数据的使用。在数据主体认为其个人数据还需要保留,但数据控制者不得使用时,可提出限制处理请求。
6.可携带权
数据主体有权要求将自己的数据,转移到另一家数据控制者,数据控制者应当配合。
一个典型的场景:博客的主人,有权将自己发布的博文,搬家到另外一家服务提供商。
7.反对权
如果处理数据的法律依据是出于公共利益,或者数据控制者及第三方的合法利益(即处理个人数据的六个法律依据中的最后两个),用户有权提出反对,数据控制者须立即停止这部分的数据处理。
8.不受制于自动化决策(含画像)
数据主体拥有不受制于自动化决策的权利,因为自动化决策算法本身过于复杂,比如神经网络,对大众来说不够透明也难以理解,用户不清楚自己的数据是如何被处理的,决策的结果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比如某用户通过在线申请某银行的信用卡时,该银行于用户画像自动做出驳回信用卡申请的动作,那么该用户有权反对、投诉这一决策,并要求人工干预。
二、数据主体指什么?
数据主体就是指公众的生活和工作等各种信息的集成。
数据库的主体是相关应用所需的全部业务数据的集合,称为物理数据库。
相关知识介绍: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但是数据库并不是随意地将数据进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否则查询的效率会很低。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数据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即这个互联网世界就是数据世界。数据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出行记录、消费记录、浏览的网页、发送的消息等等。除了文本类型的数据,图像、音乐、声音都是数据。
三、主体数据信息 是什么?
主体数据信息包括:法人,股东,股权分配比例,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经营地址,经营状况。工商信息就是主体信息。
四、C四技术的主体技术是?
在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及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即4C技术。 4C电子产品是Computer计算机产品、Communication通讯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数码家电、COM网络产品的简称。比传统3C电子产品多出COM(网络)类目。
五、农业技术的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概念不应被简单地套用于农业领域。现代农业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农业技术创新表现为一种分工与互动的有组织过程。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呈现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直接面向市场是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农民作为技术成果的最终接受者,在技术创新中具有市场导向作用。
农业技术成果所特有的技术外溢和风险防范的特殊性,使得创新体现为一种组织化的行为,而农民角色的转变是技术创新实现的关键环节。
六、技术创新的主体?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科技创新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发,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从科研成果被验证到产品上市,中间往往需要5年-8年的研发周期和上千万美元的研发投入。这个阶段研发的主体是企业家,而不是科学家。因为科学家的任务和专长是研究,而不是产业化,也不是创办企业。事实上,科学家的责任在申请了技术专利之后就完成了,他们会转向新的课题,研究新的领域。
而企业家的使命就是组织产品的研发,把一个新产品送上市后,功成身退,再投身下一个新产品。
七、数据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如何?
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但有一些区别。
数据技术是指涉及数据的处理、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它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清洗、转换、建模、可视化和分析等各个方面。数据技术的目标是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洞察力,以支持决策和解决问题。
大数据技术则是数据技术的一个特定领域,主要关注处理和分析大规模、高速、多样化的数据。大数据技术需要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包括数据的存储、处理、传输、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与传统的数据技术相比,大数据技术更注重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技术。
因此,数据技术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而大数据技术是在数据技术基础上专注于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的特定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处理和利用海量数据的机会,从而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价值和创新机会。
八、数据分析师主体?
数据分析师的主体是以采集和整理数据为主
九、数据仓库主体划分原则?
1.按照业务系统划分
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已经经历过了信息化建设或者正处于信息化建设当中,企业各种业务系统都已经部署完成,财务部门有财务系统、销售部门有销售系统、生产部门有生产系统、供应链部门有供应链系统.....
这些不同的业务系统,因为只会储存对应业务流程中产生的数据,下级数据主题都互相紧贴,是天然的主题域,业务系统有几种,就可以划分为几种主题域。
2.按照需求划分
很多时候,企业需要长期对某个方向进行分析,因为这个长期分析的过程涉及到各种主题,会对数据进行细分、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就由需求诞生了主题域
就拿销售分析来说,这个分析过程会涉及到的对象有产品、仓库、经销商、顾客等,其中每一个分析对象就是一个数仓主题,而包含归纳这些主题的销售分析就成为了一个相应的主题域。
3.按照功能划分
在现代社会,软件是每个加入互联网的网民都会使用到的东西,这些由企业开发的软件拥有着不同的功能模块,比如说社交软件中就会有聊天、朋友圈、群聊、发送文件等功能。
从这些功能中选一个模块,聊天模块会涉及到数据仓库中的用户主题、图片主题、文字主题等,所以聊天模块也能被归纳为聊天主题域。
4.按照部门划分
现代企业都有着不同的业务部门,这些部门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主题域,比如说销售域、生产域、财务域等,而这些主题域也是由不同的数据主题组成的。
十、三大岩石主体?
火成岩是三类岩石的主体。火成岩是由地壳深处的岩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在陆地或海洋中堆积而成的次生岩石。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整个地壳中,火成岩大约占95%,沉积岩只有不足5%,变质岩最少。
1、火成岩:是指由地壳深处的岩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
2、沉积岩:是指在陆地或海洋中堆积而成的次生岩石,是地面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沉积岩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粘土矿物。
3、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弯质岩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石榴子石、红柱石、绿泥石、滑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