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大数据 > GIS原理与应用?

GIS原理与应用?

一、GIS原理与应用?

夏春林所著的《GIS原理与应用》以英文为表述语言,系统介绍了GIS的基础知识、相关原理与工程应用。总体结构上可大致分为基础知识篇(主要包括GIS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数据源等),数据操作篇(包括数据管理、查询与分析和地图制图等)以及工程应用篇(包括GIS软硬件、工程案例与发展预测等)。每章均配有本章要点回顾,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总结提高。

《GIS原理与应用》既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摄影测量与遥感、地质工程、资源工程、土地管理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概论)》双语教材,也适合作为上述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使用。

二、gis在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GIS是在大数据浪潮下,GIS从传统迈向大数据时代的一次变革。大数据GIS能为空间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提供更先进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平台,促进了传统GIS的产业升级,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渠道和原动力,服务于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和部署。

三、gis 应用?

• 自然资源领域

2018年4月,原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整合,组建了自然资源部,部门的职责涉及土地、海洋、测绘、不动产登记等诸多方向。

在自然资源领域,不断累积的数据存量和仍然不断增加的数据增量,使得数据量从GB、TB向PB级发展,用传统GIS的方式难以进行有效管理。例如,不动产登记业务是在各区县开展,但 需要在部委层面整合起来,建成全国不动产数据库,其单表的空间数据就多达5亿条以上;又如,某省级地理国情普查库由于历史数据的累计,存有多达410TB的数据,且还在不断增多。基于单节点模式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技术难以胜任这一任务。

与此同时,传统的空间分析运算所花费的时间会随数据量的增长而增长,有些比较复杂的空间运算还会随数据量的增长呈指数量级增长,即若数据量增长一倍,处理时间会增加好几倍。以空间连接为例,十万个对象的空间连接耗时约0.7分钟,百万个对象则需5.6分钟左右,千万个对象之间则骤增到97分钟,对于亿级数据量的空间连接,传统GIS根本就得不出结果,只能按照区域先人工分解数据,再分片计算,最后合并,费时费力,结果的准确性还无法得到保证。

在空间数据发布和浏览时,为提高地图浏览的效率,人们一般采用预先切片的技术路线。全国级别的数据切到18级,往往需要数天乃至数周的时间,无法满足数据快速上线的要求,而不切片又无法达到实时地图浏览性能要求。

大数据GIS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将很好地解决上述痛点。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轻松管理单表上亿乃至数十亿的空间对象,并具备几乎无限的横向扩展能力;分布式空间分析大幅度降低了空间计算所花费的时间,使得上亿对象之间在1小时内完成全量的叠加分析;采用高性能分布式地图渲染技术,只需结合分布式存储技术,先把数据导入到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中,就能实现数据的“免切片”发布与浏览。例如四川省测绘局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时空大数据分析系统时空大数据基础支撑软件实现的千万量级植被覆盖图层快速可视化(图3)。

图片

图2 道路占用地类叠加分析

图片

图3 千万量级植被覆盖图层快速可视化

•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典型的业务驱动型应用大数据GIS的行业。在没有大数据GIS之前,城市规划所依赖的数据资料往往时效性差、粒度粗,很多时候就只能“拍脑袋”。有了大数据GIS的帮助,才能

四、gnss如何与gis集成应用?

GNSS主要是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可以提供数据的位置信息,而gis主要是对过去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系统,两者可以集成使用进行空间分析。

五、遥感与GIS的应用对比?

遥感,从字面上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其本质和核心思想是“数据获取”,遥感本身就是一种数据获取手段。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从字面上来看也能明白,这是一个“系统”,其核心思想是“数据集成”,“空间数据管理”,“地理信息应用”等。可以这么理解两者的关系:遥感属于GIS的一部分,遥感的使命是为GIS提供数据,GIS负责储存、管理、应用这些数据

六、gis的应用?

1.城市规划和管理

空间规划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有最大的服务面(城市资源配置问题)等。

2.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

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

七、GIS的应用?

有关GIS的应用包括:

1.资源清查与管理。资源的清查、管理与分析是GIS应用最广泛且趋于成熟的应用领域,也是GIS最基本的职能,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清查、管理,土地利用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GIS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有机地汇集在一起,通过GIS软件生成一个连续无缝的、功能强大的大型地理数据库,该数据环境允许集成各种应用。

2.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涉及资源、环境、人口、交通、经济、教育、文化、通讯和金融等众多要素,要把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并转换成可用的形式并不容易,规划人员需要切实可行的技术和实时性强的信息。

八、GIS与空间大数据的关系?

空间数据是GIS的核心,GIS的血液,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因此设计和使用GIS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根据系统的功能,获取所需要的空间数据,并创建空间数据库。大数据GIS是在大数据浪潮下,GIS从传统迈向大数据时代的一次变革。大数据GIS能为空间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提供更先进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平台,促进了传统GIS的产业升级,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渠道和原动力,服务于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和部署。本文将浅析大数据GIS的产生及其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方式。

九、GIS数据来源?

1、地图:各种类型的地图是GIS最主要的数据源,因为地图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我国大多数的GIS系统其图形数据大部分都来自地图。

2、遥感影像数据:遥感影象是GIS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源。通过遥感影象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大面积的、综合的各种专题信息,航天遥感影象还可以取得周期性的资料,这些都为GIS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3、数字数据:目前,随着各种专题图件的制作和各种GIS系统的建立,直接获取数字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数字数据也成为GIS信息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十、GIS数据特点?

GIS数据的特点:数据源多、数据量大;同时系统对数据的要求也高, 位置、形状、以及周边关系。

GIS数据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在计算机中以空间坐标来体现其位置,用点线面构成其形状,用空间拓扑记录其与周边的关系。

数据是GIS的“血液”,没有数据的GIS是没有生命力的。在GIS中,数据既有空间位置及图形信息,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属性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