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复杂的面积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S=nπR^2÷360
圆环面积
S=π(D-d)×d
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海伦公式)
S^2=p(p-a)(p-b)(p-c), p=(a+b+c)/2, a.b.c为三角形三边。
三角形坐标公式
1:△ABC,三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a1,a2),B(b1,b2)C(c1,c2),则S△ABC=∣a1b2+b1c2+c1a2-a1c2-c1b2-b1a2∣/2
2:空间△ABC,三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a1,a2,a3),B(b1,b2,b3)C(c1,c2c3),面积为S,则S^2=(a1b2+b1c2+c1a2-a1c2-c1b2-b1a2)^2+(a2b3+b2c3+c2a3-a2c3-c2b3-b2a3)^2+(a1b3+b1c3+c1a3-a1c3-c1b3-b1a3)^2
直角三角形公式
S=ab/2(a、b为直角边)
圆面积公式
S= π·r^2 ; π 表示圆周率
弓形公式
设弓形AB所对的弧为弧AB,那么:
当弧AB是劣弧时,那么S弓形=S扇形-S△AOB(A、B是弧的端点,O是圆心)。
当弧AB是半圆时,那么S弓形=S扇形=1/2S圆=1/2×πr^2。
当弧AB是优弧时,那么S弓形=S扇形+S△AOB(A、B是弧的端点,O是圆心)
计算公式分别是:
S=nπR^2÷360-ah÷2
S=πR^2/2
S=nπR^2÷360+ah÷2
椭圆面积公式
S=πab 圆周率(π)椭圆长半轴长(a)短半轴长(b)。
菱形面积公式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长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扩展资料
面积公式是数学公式,其中包括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圆形面积公式,弓形面积公式,菱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等多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二、物理最复杂的公式?
相比起黎曼猜想、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等全球知名的难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感很低,即使在世界千禧年七大难题里,也很少会有人提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难题实在是不太好理解,尤其对于普通人而言,甚至名列榜首的P/NP问题普通人都可以揣摩到一些,但就是很难理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也是为什么民科很少触及这个问题的原因。
大家可以看看对这个难题的描述:
起伏的波浪跟随着我们的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气流跟随着我们的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深信,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理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预言。虽然这些方程是19世纪写下的,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仍然极少。挑战在于对数学理论作出实质性的进展,使我们能解开隐藏在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奥秘。
起伏的波浪跟随着我们的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气流跟随着我们的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深信,无论是微风还是湍流,都可以通过理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和预言。虽然这些方程是19世纪写下的,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仍然极少。挑战在于对数学理论作出实质性的进展,使我们能解开隐藏在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奥秘。
没头没尾,你甚至在这段话里都很难揣测出这个难题究竟描述的是什么问题,流露出一股玄学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这个方程并不是一个人提出来的,1775年,著名数学家欧拉,对,没有错就是数学界四大天王欧拉,他如今又来掺和流体力学了,他在《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一书中根据无粘性流体运动时流体所受的力和动量变化从而推导出了一组方程。
方程如下:(ax²D²+bxD+c)y=f(x)(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还有泛函极值条件的微分表达式等),这是属于无粘性流体动力学(理想流体力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方程,是指对无粘性流体微团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运动微分方程,它描述理想流体的运动规律。奠定了理想流体力学基础。
粘性流体是指粘性效应不可忽略的流体。自然界中的实际流体都是具有粘性,所以实际流体又称粘性流体,是指流体质点间可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摩擦力而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1821年,著名工程师纳维推广了欧拉的流体运动方程,考虑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建立了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方程。方程中只含有一个粘性常数。
1845年斯托克斯从连续统的模型出发,改进了他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得到有两个粘性常数的粘性流体运动方程的直角坐标分量形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三、世界最复杂十大公式?
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七、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八、欧拉公式:
复变函数中,e^(ix)=(cos x+isin x)称为欧拉公式,e是自然对数的底,i是虚数单位。拓扑学中,在任何一个规则球面地图上,用 R记区域个 数 ,V记顶点个数 ,E记边界个数 ,则 R+ V- E= 2,这就是欧拉定理 ,它于 1640年由 Descartes首先给出证明 ,后来 Euler(欧拉 )于 1752年又独立地给出证明 ,我们称其为欧拉定理 ,在国外也有人称其 为 Descartes定理。
九、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19世纪建立的一组描述电场、磁场与电荷密度、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偏微分方程。它由四个方程组成:描述电荷如何产生电场的高斯定律、论述磁单极子不存在的高斯磁定律、描述电流和时变电场怎样产生磁场的麦克斯韦-安培定律、描述时变磁场如何产生电场的法拉第感应定律。
十、1+1:
是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一个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不超过三个的奇质数之和。
四、最长最复杂的物理公式?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
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 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
五、最复杂的数学公式?
1+1等于几,这几乎小学一年级都可以脱口而出的数学题,为什么证明这个关系成立,耗尽所有数学家的毕生心血,都无法去证明呢?
我们都知道,1+1=2,是最简单的数学公式,其次才有1+2=3,1+3=4.....,种种数学等式出来。可见1+1=2是所有数学公式的基础,也是数学这么学科的根本,关于这条等式,你知道?到现在都没人能够证明。
1. 都说陈景润证明了(1+2)但是还没人能证明(1+1)。总觉得好奇。
1+1=2不是我们小学就知道的吗?
没经过证明我们怎么就在用了呢?
1+1=2不是和1+2=3一样的证明方法吗?
2. 首先你要知道。陈景润证明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相关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叫哥德巴赫的数学家提出的,大概是说: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能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比方说8=3+5,26=19+5……
素数是指该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尽。比方7,11,19。
现在这个命题还没有得到证明。但是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人们可以计算出直到很大很大的数字上,这个命题都是正确的。它应该就是正确的。
很早以前,外国人就证明了任何一个大于X(X应该不会很大)的偶数都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7个素数乘积的和。人们把这个表示成(1+7)
后来慢慢有人能证明一个大偶数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6个素数乘积的和(1+6);一个素数与5个素数乘积的和(1+5)……。
再后来,我国的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2个素数乘积的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1+2)。比方18=3(3*5);30=5+(5*5)。
3. 同理可证,要证明1+1=2,要用到要用皮亚诺公理才能证明,关于0的定义和1的定义。
关于这一点的思考要充分,这本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数,但在数学强调逻辑的里面,数字的开端无疑像宇宙大爆炸的基点一样。
皮亚诺公理基本上雏形是有了:数字的开端都为零,两个零相加按照数学逻辑也会等于2。
公理1:0是自然数。
公理2: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 ,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 , 也是自然数。
公理3: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公理4:不同的自然数有不同的后继数。
先证明这4条公理成立。
接下来开始证明1+1=2
但是,此结果,并不能证明1+1=2,只能证明另两个自然数相加,满足前4条公理的情况下,等式才成立。
六、最复杂的物理公式是哪个?
我目前看到过的,就形式上而言的话,是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
由于不方便输入,你可以在维基百科里看相关信息,你可以看到这个方程。
至于数学的话,应该就有很多了,尤其是在高等数学里。就不好比较了。
七、数据结构最复杂的是?
树,是计算机中最复杂的一种数据结构,它的形式多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树被人创造并在计算机的各个地方使用,如红黑树,B+树等。
八、算1+2的最复杂公式?
对于此类情况,除非再加注一些根号之类的,要不然的话1+2=3
九、世界上最复杂的元素公式?
最复杂的化学式为DNA,蛋白质等的非聚合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数十几百上千万,还不重复。。。类似数学中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十、三阶魔方最复杂的公式?
三阶魔方cfop公式,cfop法共分四步,分别是cross(底部十字)、f2l(前两层)、oll(上层翻色)、pll(上层复原)这四步。三阶魔方的cfop公式就是四步还原三阶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