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减负双增效是指什么?
“双减”不是简单的“减负”,而是要提质增效,更多地考验着课堂的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能。作为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双减”试点城市,南通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明确规定。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全中表示,为推动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南通将增添课改新优势,完善“立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二、双减下的作业如何减负?
双减下的作业减负,就是学生的作业量会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并且也规定着一些作业的难度。姐夫,对于作业来说,还有就是课后的服务了。当天的作业可能在学校就会完成,并且有老师的帮助,这样也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了。双减下作业减负,就是人少了一些作业。
三、减负与双减的区别?
“双减”与减负有本质上的区别,减负严格管控校内减负行为,形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而“双减”追求实效,兼顾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校内校外齐抓共管,进而推动减负真正落地。
在校内方面,将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做大做强,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向课堂要效率是减负的根本所在,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四、双减之下教师如何减负增效?
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课标,吃透学生,认真的备课,争取在有效的一节课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要从学生的身心发育接受能力等方面思考,布置一些精选的题目,不要贪多而要精,要因人而异,不至梯度性的练习题,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有成就感。
第三,淡化功利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终生的能力。
五、双减减负提质教学方案?
双减就是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他们的上课时间。但是双减不等于减少教学质量,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的双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更新教学观念,抓住课堂主阵地,提高教学效率,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避免大量无效作业,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
六、双减负五项管理指什么?
双减指减少孩子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管理方面;睡眠管理方面;读物管理方面;作业管理方面;体质管理方面。
七、双减负对教培机构的影响?
双减负政策,会引导教培机构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培训,而减少应试培训。
八、双减怎么做到减负不减质?
1、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落实双减的关键。 详细研读教材,紧扣各学科课标,研究中高考真题及频度,狠抓双向细目表的整理,重视学情分析、精讲精练、对临界生的关注,重视当堂训练以及生成的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狠抓学生学习的各个必须环节,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预习到自学、互学、研讨,质疑、训练、反思到强化课堂的互动。
3.
科学设计作业,精细、精致、精准和高效才是根本。
九、减负书包真的能减负吗?
不能。
这种只减重量的方式是隔靴搔痒,书包重量跟实际学习负担根本没有直接联系。减负不能只靠减书包的重量,需要改变的是教育制度。“教育管理者只有创新教育制度,把学生从‘填鸭式’的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才算是抓住了‘减’的牛鼻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斤半书包’不过是‘堂吉珂德大战风车’的笑话而已,千万别指望它能起到多大作用。”
十、为什么要实行双减和教师减负?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每一个老师也应该自觉地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推动双减政策的各项落实。
让孩子们不再被应试教育所裹挟,不再被分数、排名、考试蒙蔽了清澈的双眼;
让教育回归到其本来面目,多一点温度,多一点人性;让学校不再是儿童的苦海,而是自由和幸福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