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工智能 > 法律小知识科普?

法律小知识科普?

一、法律小知识科普?

1、买到过期的食品打12315投诉就行,超市最少要赔你1000块钱!

2、就医一定要保留票据和病历信息,以防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相关医疗机构隐匿、伪造、篡改、销毁病例资料,这样就可以直接推定是医疗机构有过错。

3、信用卡合并透支50000以上,超过3个月,银行催收过2次还没有还款的,就有可能构成了信用卡诈骗。(这5万块钱不包含利息跟违约金等)

4、去饭店酒吧的时候,很多餐饮行业可能明确标注:禁止自带酒水。是无效的,直接拨打12315举报了就行

5、别人打你一巴掌,要不要扇回去?当然不要,这就属于大家互殴行为,不是正当防卫。直接报警

6、如果你的宠物咬伤了他人,你要是没证据证明是由对方挑逗造成的,那就乖乖付医疗费就行了。

7、入职与公司前喝一天要注意空白合同不要签,多页要盖骑缝章,自己要保留一份。

8、租来的房子不要随意装修,想要装修一定要经过房东同意,根据《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第十三条: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或者扩建发生的费用,由承租人负担。出租人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9、哪些是工伤范畴?

1.1因工作原因,或者在工作场所,受到的事故伤害。

1.2上下班途中遇到的交通事故。

以及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0、离婚出轨的取证,来源一定要合理合法,不能侵犯他人权益(如打小三,偷拍跟拍等),否则法院不予以采纳

11、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欠别人钱,超过了三年,债主告你,也不能得到法院支持。

12、微商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卖的,很多商品是需要许可和资质才能经营的,千万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司法实务中无证卖烟、无证卖盐、有偿删帖、信用卡套现、无证卖药等都是违法的。

13、劳动纠纷的,先劳动仲裁,仲裁不收费。

14、试用期公司不给交保险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当月,就应该缴纳社保,这跟试用期没关系。

15、只有一下3种情况的彩礼才能要回来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16、超市或者网购买到伪劣产品,退换货的话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交通费、误工费等),如果是欺诈,可以退一赔三,最低赔偿500,若是食品的话,可能要10倍赔偿。

17、定金和订金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前者具有担保性质若是一方反悔了需要双倍奉还,订金则没有担保性质,想反悔反悔。

18、欠下的赌债可以不用还,不受法律保护。

19、女性出嫁时的嫁妆,在婚姻登记之前购买,且没有明确表示嫁妆是赠与双方,离婚时归女方所有。

20、给别人借钱写借条时,要写清楚对方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借款金额要大写。而为了防止超过3年时效,你可以写两种借条,一种注明归还日期的,一种根本不写还款日,因为,3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是由还款日开始计算的。

21、男方婚前全款买方,后加上女方名字的,属于共同财产吗?算个人财产,离婚时女方不参与分割。

22、在法律上,大拇指断了属于重伤,而小拇指则属于轻伤。

23、从公司离职后,公司一直没给交的社保能补缴吗?这个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社保,或者进行经济补偿。

24、父母出钱给孩子买的房子,如果没有明确的赠与说明,应当视为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

25、和未满14周岁的女孩发生性关系,即使女方同意,也是强奸。

26、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一说,以假离婚为由买房、转移财产到一方名下,后又把另一方抛弃的生活中很常见,法院都不予以保护

27、遇到盗窃案首先是保护现场,最好是自己先拿手机拍照保留现场的第一手资料。遇到性侵案,不要洗澡!不要洗澡!不要洗澡!

二、人工智能科普讲座的意义?

人工智能(AI)科普讲座的意义在于:

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鼓励公众参与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

引导公众理性使用人工智能,避免人工智能的滥用。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可以帮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这对于促进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科普讲座还可以鼓励公众参与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可以激发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

最后,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可以引导公众理性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来好处,也可以带来危害。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可以帮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避免人工智能的滥用。

总之,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鼓励公众参与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引导公众理性使用人工智能。

三、科普人工智能竞赛的标语?

解放你的双手和大脑。我们做的更好更专业。

四、人工智能科普讲的什么内容?

人工智能讲的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 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 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也是指由人工 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 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 )。

弱人工智能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ANI)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 比如有能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 但是它只会下象棋,你要问它怎样更好地 在硬盘上储存数据,它就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了

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 Intelligence(AGI) 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 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 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 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

五、人工智能科普实践大赛怎么报名?

人工智能科普实践大赛的报名方式可能因具体比赛和活动而有所不同,通常来说,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报名参加比赛:

1. 官方网站报名:您可以访问人工智能科普实践大赛的官方网站,在网站上填写报名表并提交。通常在网站上还会提供详细的比赛规则、参赛指南等重要信息。

2. 微信公众号报名:有些比赛可能会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您可以关注相关公众号,了解比赛详情并填写报名表。

3. 学校或机构推荐:有些比赛可能只针对特定学校或机构的学生开放,您可以通过所在的学校或机构了解比赛详情并获得报名推荐。

无论您选择哪种方式报名,建议您提前了解比赛的详细规则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准备参赛作品和展示自己的实力。同时,确保您具备参加比赛所需的资格和条件,并遵守比赛的道德和合规要求。

六、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是什么?

人工智能教育是指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涵盖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目前,不少地方都已经开始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但各地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也面临缺少智能装备支撑、缺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研部门共同参与的顶层设计等难点和问题,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合力尝试,有望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朝着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七、人工智能科普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科普重要性在于以下几点1:

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了解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利用它。

有助于人们抓住机遇。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人工智能将有助于我们抓住机遇,提前做好准备。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或误解。科普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或误解。

八、人工智能的法律适用?

2019年,欧洲司法效率委员会(CEPEJ)发布了《关于在司法系统及司法环境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欧洲道德宪章》,为这类人工智能提出了分类标准,并提出了一些警告。该道德宪章预示着对市场一些产品的禁止,或者说至少是对一些产品的强烈反对。特别是针对如北美市场上LexMachina(法律机器)这样可以针对单个法官或律师进行剖析的工具。

该道德宪章为法学界使用和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可能最为完整和具体的分析基础。经过详细的研究,它指出了人工智能工具需要遵循的五项原则(即从设计阶段就尊重基本权利、非歧视原则、质量和安全原则,与可解释性相关的透明、公正和公平原则,以及“用户控制”原则),并挑选出哪些是需要鼓励的工具,哪些是使用起来需要采取特别预防措施的工具,以及哪些是需要监督而不使其造成风险和混乱的工具。

我们将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分类来探讨各种人工智能在服务司法上的应用或论证其服务司法的可行性。另外,考虑到《关于司法系统及司法环境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欧洲道德宪章》,总而言之,欧洲做法是将一些类别的工具认定为是需要支持的(即道德上的支持,故需要将投资集中在这些类型上),并在发展人工智能使其服务司法的整体项目中予以考虑。这些工具的类别是:

判例法检索增强工具:(1)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运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链接多样化的来源(如宪法和国际公约、法条、判例法和法律原理)来补充当前关键词搜索和全文搜索的选项。(2)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来展示搜索的各种结果。

获取法律信息的工具:主要是指针对专业知识方面的法律信息的获取。在这个方面,无论是处理可能的民事责任方面,还是针对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或是提供专业性辅助上,这类工具的应用都十分娴熟。其中主要的例子是聊天机器人,它便是为了方便使用自然语言访问各种现有的信息资源而创建的。类似的,网络文件模板(如法院申请、租约等)也被认为是合乎伦理且具有战略作用的工具。

而一些创新性工具可以归入这一项:比如运用自然语言来方便访问现有信息资源的聊天机器人、文件模板、法院申请、租约协议等。奇怪的是,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的拟议法规非常关注其中的一些内容,其制定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统一规则(人工智能法),并修订了一些欧盟立法法案(SWD(2021) 85 final)(社会福利署(2021年)85终稿)。比如,其中一些法案的规定提高了聊天机器人的透明度。

这类工具强有力地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去中介化处理,其目的是大规模地获取基本可操作的法律知识或者是向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这便开辟了两个非常有趣的场景。即如果这类工具为作为专业人士的现存客户有效整合了几种服务,那么可以期待的是,这类工具能够进入由普通公众组成的、更为广阔的市场。

九、人工智能法律定义详解?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思维(MIND)(包括无意识的思维(UNCONSCIOUS_MIND))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愈加广泛的重视。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

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十、什么是法律人工智能?

说的是标普007吗?这个真称得上是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对每个案件科学匹配律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