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工智能 > 侦查讯问方法概念?

侦查讯问方法概念?

一、侦查讯问方法概念?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或其他重大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则是应当全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并要求保持完整性。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二、侦查讯问特点和方法?

1.全面性与直接性。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对于自己是否犯有罪行以及犯了何种罪行是最为清楚的。因此,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相关陈述能够全面地展现案件事实从发生、发展到最后结束的全过程,即使是犯罪动机、目的等方面的内容也能够准确地表述出来。

2.口供的反复性与复杂性。被告人作为刑事诉讼中被追诉的对象,与案件的判决结果有着至为直接、密切的利害关系,其生命、自由、财产将成为诉讼结果的处分内容之一。

因此,对于的确犯有相关罪行的被告人而言,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被告人会主动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但被告人通常的选择总是抵赖撒谎,拒不承认犯罪 事实

刑事侦查询问是一种侦查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并应当向证人、被害人出示相关证明文件或工作证件。刑事侦查中调查询问的方法,在实践中又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

1.走访式。侦查员在刑事案件发生或案情所涉及的范围里,对应调查询问的人员,要深入到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所进行个别的走访,这种就是走访式的公开调查询问形式。“走访式”调查询问的优点,是方便被害人、证人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向侦查机关陈述或提供证言,也能消除或减轻询问对象不必要的紧张情绪,以利于询问工作顺利进行。

2.开座谈会式。这种公开调查询问的形式不是对已经确定的证人、知情人所采取的公开调查询问形式,它恰恰是为了发现被害人、证人、知情人或为开辟刑事事件侦查的线索来源或为证实、解决侦查中遇到的某些专业性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公开调查询问的形式,多是在侦查机关采取摸底排队的侦查措施时同步采用。但应十分注意,开座谈会式的调查询问方式,只是对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了解方式,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现案件知

三、侦查讯问在什么阶段?

侦查讯问属于侦查阶段。刑事诉讼分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部分属于检察院办理的案件由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负责;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负责。所以侦查讯问说明案件还在侦查阶段,这是刑事案件的初始阶段。

四、侦查讯问的语言艺术论文

侦查讯问的语言艺术论文

侦查讯问是犯罪侦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语言运用和艺术技巧,可以有效地引导嫌疑人提供有价值的证言和信息。侦查人员在进行讯问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论文,以提高讯问效果和取得更好的调查成果。

首先,讯问时的语言应当简明扼要。侦查人员需要清晰地表达问题,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使嫌疑人产生困惑和误解。在提问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简明扼要的形容词和副词,来增强问题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其次,讯问时的语言应当客观中立。侦查人员不能在讯问中流露出主观偏见或利益关系,以免影响嫌疑人的回答和证言真实性。在表达问题和态度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冷静、客观和中立的形象,以取得嫌疑人的信任和合作。

同时,讯问时的语言应当具备针对性。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调查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获取特定的信息和线索。通过分析案件和掌握嫌疑人的背景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问法和讯问技巧,提高讯问的效果和成功率。

除了言辞上的技巧外,侦查人员还需要注意讯问的语言态度。在与嫌疑人交流和讯问时,应当保持一种尊重和关怀的态度。通过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可以让嫌疑人感到被重视和被理解,从而更愿意主动配合调查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线索。

此外,侦查人员在讯问时还需要掌握有效的引导技巧。通过巧妙地引导和逼问,可以让嫌疑人在无意中透露更多的信息和线索。在问答过程中,侦查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反问、假设和逻辑推理等技巧,引导嫌疑人对案件的关键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还需要善于运用非语言因素的艺术。姿态、眼神、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可以为讯问增加更多的信息和线索。通过观察嫌疑人的反应和微小的细节变化,侦查人员可以判断嫌疑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和对案件的态度。

最后,讯问结束后,侦查人员需要对讯问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讯问过程的回放和反思,可以发现讯问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提高下一次讯问的效果和质量。此外,侦查人员还可以将成功的讯问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定的讯问经验和指导原则。

总之,侦查讯问的语言艺术是提高调查效果和取得更好成果的重要因素。通过运用简明扼要、客观中立、针对性、引导技巧和非语言因素等语言艺术论文,侦查人员可以更好地引导嫌疑人的回答和证言,提高案件侦破的成功率和质量。

有鉴于此,侦查机关和执法部门应该注重培养侦查人员的语言艺术能力,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侦查人员才能在讯问中发挥出语言艺术的优势和作用,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何为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

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就是第一次给犯罪嫌疑人录口供。侦查机关在侦查案件时需要对受害人、证人等进行询问,也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讯问犯罪嫌疑人按照法定程序和查明案件需要要进行好几次,第一次讯问也就是侦查人员第一次给犯罪嫌疑人录口供。

六、侦查与反侦查方法?

你需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如果发现有人在跟踪自己,那么不要大喊大叫,反而会打草惊蛇,要沉着冷静。另外加强自身锻炼,保护自我。

2

/5

对自己所在的区域要足够了解,比如哪里转弯,可通往目的地的路线有几条等等,在脑子里面要有一个详细的‘布局图’,只有熟悉所在地,才能反侦察对方。

3

/5

外出时,尽量保持和陌生人的距离,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任何身份信息,以防被盗用追踪,自我保护意识要强,正所谓,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

4

/5

如果需要在外住宿,不要选择偏僻地方,选择一个较安全的地方住宿,最好有监控之类的,另外进房后观察房间周围情况,还有室内窗户等等。

5

/5

另外如果要外出尽量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踪,比如发朋友圈显示自己的位置等,而且行程路线要规划清晰,如发现可疑人物可以假装打电话,实则是在报警。

七、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有哪些要求?侦查人员?

你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第一百一十六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第一百一十七条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第一百一十八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

  第一百二十条 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供述的,应当准许。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

  第一百二十一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八、传讯与讯问有区别?

传讯是指司法机关传唤案件当事人于指定时间到指定场所接受讯问。

讯问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可能涉及到行政违法的人,对其调查盘问提问。对他们的讯问具有司法机关强制性提问的性质,对于提问的问题与案件有关的必须回答。

九、询问与讯问的区别?

1、者针对的对象不同,询问的对象是知情者、受害人、证人等,而讯问的对象是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所以区别还是很大的。

2、询问和讯问的两者区别讯问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即因涉嫌犯罪已经被立案侦查的对象;询问的对象是证人、被害人、知情人。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3、无论是询问、还是讯问,都应该依照法定程序。讯问的法定程序是传唤、拘传,我国刑诉法传唤、拘传的时间规定是:

4、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不得以连继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6、对于已经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或者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

7、从上面不难看出,讯问持续时间一般是不得超过12小时,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关于询问的法定程序规定,是要求侦查人员出示工作证、询问通知书,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就询问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十、为什么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这样侦查人员可以相互监督,防止刑讯逼供或者诱供等非法审讯行为,有利于依法进行审讯;同时也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诬告侦查人员有违法行为,比如诬告侦查人员有人身侮辱或刑讯逼供行为等。

也有利于保障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为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面对面侦查活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行凶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利于防止意外,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