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5G什么时候开始
2019年10月31日中国5G正是开始。
2019年10月31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同一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公布了5G商用套餐,套餐于11月1日正式上线。
此次三大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资费标准差异不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5G个人套餐起步价为129元,最高为599元;
中国移动起步价为128元,最高为598元。这样看来,5G个人套餐最低价格为128元,该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钟通话。
扩展资料:
根据电信部门的估计,5G的投资约是4G的1.5倍,投资周期将达8年,总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今年是5G主建设期,相关产业链涵盖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应用场景,无论电信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将对5G网络部署进行大规模投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2025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8.4万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进入5G商用时代
二、手机卡怎样升级为5G
5G不需要更换手机卡,只需要将原4g手机卡安装到支持5g手机终端中,且在有5g网络信号的地区即可使用5g网络了。
首先,想要将手机升级成5G,那么手机里面的基带就是必须要满足能够支持5G,也就是说将手机中安装能够满足支持5G手机运营的信号处理器,然后再通过这个处理器转换成可以接收的信息在发出,截止到现在,像华为,高通等公司都在研发这种芯片。
其次,手机需要运营商提供相应的网络才能够使用,但是到现在5G网络还没有真正的普及起来,三大运营商也是在试验的阶段,还没有正式建设5G网络线路,因此只有等5G基站真正建设起来,才能够真正的使用。
扩展资料:
网络特点:
1、峰值速率需要达到Gbit/s的标准,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
2、空中接口时延水平需要在1ms左右,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
3、超大网络容量,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
4、频谱效率要比LTE提升10倍以上。
5、连续广域覆盖和高移动性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Mbit/s。
6、流量密度和连接数密度大幅度提高。
4、系统协同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表现为多用户,多点,多天线,多摄取的协同组网,以及网络间灵活地自动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G
三、5G出来了需要换手机吗?
随着国内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日前,中国科协信息通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新生对5G内涵、应用、辐射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张新生表示,5G技术由空口技术、网络技术和终端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组成,5G是新一代移动信息技术网络的总称,是新的“通用技术”。他指出,5G面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具有超窄带、超宽带、海量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等特点,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推动下,5G成为全新的、开放融合的智能化网络。
5G应用后,需要换手机吗?
5G商用牌照发放消息公布后,很多手机用户提出疑问:“4G手机是否会被淘汰?能否自动升级成5G手机?”张新生提到,5G与4G频段完全不同,5G频段为2.6G、3.5G等,这些频段于3G、4G而言是一个新的频段;其次,5G的带宽速率与4G也有所区别;再者,5G技术变化很大,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应用,随着功能越来越多,4G手机可能无法支撑5G业务。“如果要体验5G的技术和服务,大家应该需要使用5G或今后的多模手机,不然难以享受到5G手机带来的速度、新应用等。”张新生说。
5G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
5G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张新生介绍,影响5G网络速度的原因主要有频率、频率效率以及基站覆盖密度三个方面。例如基站越密集或频率更高,那么宽带速度则更快。5G与3G、4G相比,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对于网上流传的“5G的电磁波危害人体健康”的传言,张新生表示,从技术角度看,5G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谱密度值为2W/MHz,4G的宏基站为4W/MHz,5G宏基站发射功率谱密度与4G基站基本相当,甚至还要低,而且,5G手机在投用前,都会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确保辐射值在健康和安全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必过于担忧辐射问题。
5G是否会取代WIFi?
随着5G脚步的临近,人们对于5G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有一种传闻说,未来5G将取代WIFi。针对这一说法,张新生认为, 5G网络和WiFi都各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和对象,网络使用选择取决于用户,随着技术的发展,5G和WIFi会融合发展。
5G未来应用前景
对于我国5G技术未来重点应用发展方向,张新生分析,5G初期将以增强移动宽带业务为主,5G规模商用后,将逐步拓展到垂直行业领域。他提到,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作为通用型eMBB业务,未来可能广泛应用于各种5G场景,是5G的基础性应用,也是最早成熟的业务;中低速mMTC业务和部分URLLC业务是现阶段以及5G初期的重点业务,4G虽然能够满足部分需求,但未来5G可以增强体验,如智能抄表、可穿戴设备、物流跟踪、车载信息服务;对于网络通信能力要求较高的部分行业应用场景,需要随着5G网络逐渐成熟和覆盖完善进行试验推广,如远程手术、全路况自动驾驶、云化机器人等,是5G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