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戏剧旅游发展历史?
古希腊戏剧
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
特征:古希腊戏剧的繁荣主要得益于雅典时期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期实行“观剧津贴”政策,是希腊的黄金时代。
中世纪戏剧
时间:5-15世纪。
特征:“宗教”成为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实质性的政权基础,并且戏剧成为封建宗教宣传的工具。
文艺复兴戏剧
时间:14-17世纪(第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
特征: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核心:人文主义,反对神权,强调人和自由的价值。
古典主义戏剧
时间:兴起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后逐渐衰落。
特征: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基础;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塑造理性的爱国人物形象。
启蒙主义戏剧
时间:18世纪(第二次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
特征:反封建、反教会是主要矛头倾向。主要刻画的人物是:第三阶级:普通人、仆人。
浪漫主义戏剧
时间:19世纪初
特征:批判三一律,注重感性,宣告以一种美丑爱恨的新戏剧诞生。
现实主义戏剧
时间:19世纪
特征:真实与逼真的再现现实的手法,刻画典型环境、典型人物,鲜明的批判性。
现代主义戏剧
时间:20世纪
特征:强调内心的真实,采用拟人化,象征、幻觉来表达人类共同的生存、精神危机。
二、国外机械臂发展历史?
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在原子能实验中采用机械手搬运放射性材料,工作人员采用遥操作方式对机械手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低。 50 年代起,机械手的应用得到了推广,被广泛用于高温、污染严重的场所,同时在自动机床、自动生产线和加工中心中也得到了应用,这个时期的机械手普遍采用了继电逻辑控制或计算机逻辑控制,机械手可以按照事先编制好的控制逻辑自动完成顺序动作。
60 年代第一台通用工业机械手正式出现,它将遥控操作器的连杆机构与数控铣床的伺服轴结合起来。此后,随着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以及空间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手技术在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
进入70 年代,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开始大批量生产并走向商品化,1980 年,全世界约有2万台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工业机械手在生产中开始普及应用。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由于具有一般功能的传统工业机械手的应用趋向饱和,传统的工业机械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复杂的操作或者特殊应用场合都需要具有一定智能的机械手参与。在这种背景下,智能机械手获得迅速的发展。智能机械手不仅能够根据事先编制的程序实现预定的动作,同时还能探测到工作时周围环境的变化,控制系统会自动修正运动参数或运动路径。
三、IC芯片的发展历史?
一、初期研究(1950-1960年代)
芯片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开始研究集成电路技术。1958年,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发明了第一个集成电路,它由一个晶体管和几个电阻器组成,成为了芯片的雏形。在此基础上,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于1961年推出了第一个商业化的集成电路产品,这标志着芯片技术的商业化开始了。
二、中期发展(1960-1970年代)
1960年代,芯片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制造工艺不断改进,设计规模不断扩大。1965年,英特尔公司(Intel)的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即每年芯片集成度将翻倍,而价格将减半。摩尔定律成为了芯片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极大地推动了芯片技术的发展。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它是由2300个晶体管组成的,开创了微处理器时代。
三、现代发展(1980年代至今)
1980年代以后,芯片技术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制造工艺不断精细化,设计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1985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32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80386,它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复杂的指令集,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处理器。1990年代,芯片技术开始应用于互联网领域,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突破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如移动通信、数字娱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21世纪以来,芯片技术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移动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起,更加推动了芯片技术的发展。
四、芯片纳米水平发展历史?
1.2001年,当时的芯片制程工艺是130纳米,我们那时候用的奔腾3处理器,就是130纳米工艺。
2.2004年,是90纳米元年,那一年奔腾4采用了90纳米制程工艺,性能进一步提升。 而当时能达到90纳米制成工艺的厂家有很多,比如英特尔,英飞凌,德州仪器,IBM,以及联电和台积电。
3.2012年制程工艺发展到22纳米,此时英特尔,联电,联发科,格芯,台积电,三星等,世界上依旧有很多厂家可以达到22纳米的半导体制程工艺。2015年成了芯片制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当制程工艺进入14纳米时。
五、硅晶芯片发展历史?
虽然硅芯片在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之前就出现了,但硅微芯片仍然是使现代计算机时代成为可能的进步。
用这种半导体制造微型电路板的能力使计算机在速度和精度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使计算机从房间大小的设备转变成可以坐在桌子上或腿上的机器。
六、国外汽油机发展历史?
1876年,德国发明家奥托(Otto)运用罗沙的原理,创制成功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3.2千瓦(4.4马力)的四冲程内燃机,仍以煤气为燃料,采用火焰点火,转速为156.7转/分,压缩比为2.66,热效率达到14%,运转平稳。在当时,无论是功率还是热效率,它都是最高的。奥托内燃机获得推广,性能也在提高。1880年单机功率达到11~15千瓦(15~20马力),到1893年又提高到150千瓦。由于压缩比的提高,热效率也随之增高,1886年热效率为15.5%,1897年已高达20~26%。1881年,英国工程师克拉克研制成功第一台二冲程的煤气机,并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
七、国外锻压技术发展历史?
人们为了制造工具,最初是用人力、畜力转动轮子来举起重锤锻打工件的,这是最古老的锻压机械。14世纪出现了水力落锤。15~16世纪航海业蓬勃发展,为了锻造铁锚等,出现了水力驱动的杠杆锤。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和火车,因而需要更大的锻件。
1842年,英国工程师内史密斯创制第一台蒸汽锤,开始了蒸汽动力锻压机械的时代。1795年,英国的布拉默发明水压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大锻件的需要才应用于锻造。
随着电动机的发明,十九世纪末出现了以电为动力的机械压力机和空气锤,并获得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七十五万千牛的模锻水压机、一千五百千焦的对击锤、六万千牛的板料冲压压力机、十六万千牛的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型锻压机械,和一些自动冷镦机相继问世,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锻压机械体系。
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锻压机械改变了从19世纪开始的,向重型和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转而向高速、高效、自动、精密、专用、多品种生产等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每分种行程2000次的高速压力机、六万千牛的三坐标多工位压力机、两万五千千牛的精密冲裁压力机、能冷镦直径为48毫米钢材的多工位自动冷镦机和多种自动机,自动生产线等。各种机械控制的、数字控制的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锻压机械以及与之配套的操作机、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也相继研制成功。现代化的锻压机械可生产精确制品,有良好的劳动条件,环境污染很小。
八、环保设备行业发展历史?
一开始只是废物的焚烧炉和消毒设备,后来是回收再利用,现在是源头上减少,生产使用绿色环保产品。
九、中国外交发展历史脉络?
新中国外交7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对外关系,初步建立新中国外交制度,开创中国外交新纪元的时期;第二阶段是中国走向富裕,外交制度不断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中国走向强大,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外交工作改革创新,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时期。在70年的辉煌历程中,新中国外交始终坚持党对外交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优势和最本质特征。
十、国外车载充电器发展历史?
锂电池充电器在1859年由法国人发明,使用至今已有143年历史。1957年英国发明了再化合免维护汽车锂电池充电器,德闲阳光公司发明了触变性凝胶工业用充电器,1983年美国CNB公司发明并生产了I型负极吸收式密封充电器,1985年日本YUASA公司开始生产MSE系列大型负极吸收式密封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