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智能驾驶 > 智能手机有什么用途?

智能手机有什么用途?

智能手机有什么用途?

所谓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简单的说,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像电脑一样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的手机。

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结合3G通信网络的的支持,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势必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

智能手机的诞生,是掌上电脑(Pocket PC)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是不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功能的依赖的提升,但由不习惯于随时都携带手机和P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才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个概念

什么是人类的智力?

智商常被人们叫“IQ”,是英文缩写字,智商的全称应是“智力商数”。智商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公式是:智商=(智龄/实足年龄)X100

智商,人们认为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目前认为,智商也是可变的,即在良好的环境下,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反之,可因疾病、营养不良、恶劣的环境及教育不良等,而使智商下降。由于智商是基于智力年龄的得分,当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智力不再增长时,年龄仍在增长,这时智商便不再有什么意义了。以智商代表智力的分类情况。

国内用于测查智力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丹佛发育筛选量表,学龄前儿童能力筛查表(50项问答)、格塞尔发育量表、中国比内测验、儿童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等等。

2、永不褪色的商数——智力商数

为了对人们的智力进行有效的测量,曾有人提出智力年龄的概念。假如一个学生通过了智力测验中10岁儿童能通过的项目,并且还通过了11岁的题目的一半和12岁题目的四分之一,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10岁加上9个月。最初,人们采用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数来表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后来,发现的用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例能更好地表达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于是人们提出了智力商数即商数的概念。智商就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再北以100,即:

IQ(智商)=MA(智年年龄)/CA(实际年龄)×100,假如一个同学今年12岁,他完成了15岁儿童应答的题目,则其M.A为15,C.A为12,IQ为125。在未经挑选的人群中,智力平均数100,因此,智商接近100者称为智力正常,智商130以上者称为智力超常,智商70以下者称为智力落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