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星雨是怎么产生的?
流星雨是一种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出来,并坠落下来的特殊天象。这一点或一小块天区叫做流星雨的辐射点。为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还有宝瓶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
流星雨的产生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例如每年11月1 7 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命名的。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不同的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流星雨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小天体的体积虽小,但它们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一样,在围绕太阳公转。如果它们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其上面的物质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物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
有的流星是单个出现的,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流星雨的规模大不相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有时在短短的时间里,在同一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的礼花那样壮观。当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超过1000时,称为“流星暴”。
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另外,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二、为什么会有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物质。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专家表示,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
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就是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了白河,使水流受阻所致。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则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部分地区被堰塞湖水淹没。
三、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北极光和南极光一直使人类为之着迷,为了一睹这种在地球大气层中出现的壮观景象,人们甚至不惜长途跋涉数千公里来观赏。极光笼罩在北磁极(北极光)和南磁极(南极光)上空。当太阳风(即太阳喷出的带电粒子)中的高电荷电子与地球大气中的元素相互作用时,便产生了极光。太阳风以大约每小时160万公里的速度飞出太阳。离开太阳后,太阳风经过40小时左右的飞行到达地球,沿着地核产生的磁力线,流过磁气圈。磁气圈是一个水滴状的高强度电磁场区域。
当带电粒子进入地球高层大气时,会在地表海拔30到300公里处碰到氧原子和氮原子。极光的颜色取决于碰到了哪种原子以及碰撞发生的海拔高度。
绿色——氧原子,海拔240公里以下
红色——氧原子,海拔240公里以上
蓝色——氮原子,海拔100公里以下
紫色/紫罗兰色——氮原子,海拔100公里以上
电磁场力不断变化组合,彼此作用。这些变化和流动可以看作极光在“跳舞”,伴随着大气电流不断移动,在50,000伏的电压下,电流可达到20,000,000安培(相比之下,家用的断路开关在电压220伏,电流超过15至30安培时就会跳闸)。
极光基本上发生在“极光卵形区”以内。极光卵形区以地磁极(而非地理地极)为中心,轮廓和南北极极圈大体一致。但有些时候,北极光发生在更往南的地区,此时往往是有很多太阳黑子的时候。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
有很多关于极光声音的故事,但却没有任何关于极光声音的记录。科学家们还没有就极光过程中如何发出声音这一问题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