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通宽带登陆页面
如您是联通宽带用户,可登陆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网址:,输入宽带号及密码可查询宽带费用等信息。如您不是联通宽带用户,同样可以登陆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了解宽带相关信息。
二、联通路由器重启后无法连接是因为什么?
若您的联通宽带无法上网建议可通过一下操作进行测试:
1、联通宽带直连电脑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测试可否恢复使用;
2、需要连接光MODEN的客户,将光MODEN输入端的网线直连电脑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测试可否恢复使用;
温馨提示:
1.若通过以上操作可以恢复使用,则说明是路由器问题,建议重启路由器或根据路由器说明书重新进行连接设置;
2.若通过以上操作未能恢复使用,则应是宽带线路故障,您可拨打当地联通客服核实并申报故障维修。
三、联通WLAN登陆页面
如果你是山东的联通用户,亲,首先搜索到联通WLAN接入点并打开连接,在你上网的时候会自动进入登陆界面,登陆界面网址为:,仅供参考,需要在有联通WLAN信号覆盖地区连接上之后打开。
四、tplink无线路由器设置联通宽带该怎么弄
具体连接方法你可以参考说明书,也可以按照下面说明操作:一、首先请你将入户主网线连接到路由器后面的WAN口上,从路由器剩余的任意LAN口中,连接网线到你电脑的网卡接口中。二、然后你需要设置电脑网卡参数。如果你的系统为XP系统可按照以下说明操作:1.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2.在打开的“网络连接”页面中,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3.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单击“确定”即可。如果你的系统为WIN7/WIN8系统,可以按照以下说明操作:1.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络”图标,左键选择“属性”;2.在打开的“网络连接”页面中,点击左上角的“更改适配器设置”;3.右击“本地连接”,左键点击“属性”;4.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单击“确定”即可。三、打开你的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192.168.1.1或者192.168.0.1,账号、密码输入admin、admin,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注意:路由器底部会有一个标签,上面有你路由器默认的管理地址,如192.168.1.1或者为192.168.0.1以及登陆路由器管理界面的用户名、密码,一般默认为:admin、admin)。登陆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后,可以点击“设置向导”,选择“PPPoE(ADSL虚拟拨号)”,然后在“上网账号”、“上网口令”界面中,将你的宽带用户名、密码输入,然后根据向导提示点击“下一步”(如果为无线路由器,会要求你设置无线密码)。设置完成后,路由器会保存设置,提示重新启动。
五、OSS网管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OSS网管全称是综合业务支撑平台(移动是BOSS,联通是UNICSS)。目前主要采用爱立信的设备。
综合业务支撑平台主要是针对移动通讯行业开发的支撑平台,综合营运商各个方面的业务管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使资源得以充分共享。
1、平台总体介绍:
综合业务支撑平台主要应用于电信行业,帮助运营商实现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支撑营运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一个有机的企业核心级支撑系统。
2、系统介绍:
综合业务支撑平台由专业计费、综合营业、综合帐务、综合结算、客户资料统一
管理、统一支付、系统监控等子系统组成:
1、各专业计费子系统完成各种业务数据的采集与计费;
2、综合帐务子系统实现各业务优惠、出帐、多业务合帐、帐单级优惠、交叉优惠、实
时信用度控制等多功能、多业务的“一单清”;
3、综合营业子系统实现多业务统一的营业受理、帐务支付和综合查询等“一台清”业
务受理功能;
4、综合结算子系统实现各业务国内、国际结算及各业务间结算;
5、客户资料统一管理子系统提供统一的客户数据管理接口,实现多业务的客户资料共
享,综合营业子系统是客户信息的初始唯一入口;
6、客户支付子系统实现多业务的统一收费,并基于多服务渠道的接入扩展用户支付途
径和支付手段(现金、托收、预付款、语音交费、网上交费等);
7、监控子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网络上各个监控节点的信息,实现对系统中运行的各个部
分、各个层次的监控告警功能。
可基于J2EE架构并采用JAVA总线式结构开发,内部各子系统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各个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间的接口实现规范化、统一化,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和通讯接口,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易扩展性。
J2EE体系架构是当前成熟、稳定的企业级应用平台,可提供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组件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连接管理、性能优化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平台独立的、基于组件的J2EE解决方案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和API,便于系统的移植与分布。
支撑平台总体特点如下:
1、分布式技术,扩展能力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硬件实时进行负载均衡;
2、数据实体封装技术;
3、系统整体设计:表现层、应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层相对独立实现;
4、业务数据支持大容量数据库并提供与第三方数据库互连接口;
5、与现有通信网相接,提供开放的标准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