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物联网 > sdwan有什么用?

sdwan有什么用?

一、sdwan有什么用?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接入数量呈指数增长,大部分的分支机构都面临着广域网流量控制和可见性不足、无线网络接入无法统一认证、配置繁琐、以及有线无线统一运维等难题。溯其根本,传统无线架构的落后、及数据安全的难以保障是症结所在。根据企业及分支机构网络特性,推出了全方位一体化的连锁&分支企业SD-WAN管理平台。

对于具备众多连锁、分支机构的企业来说,不仅需要保证无线业务运行的稳定,同时需要兼顾分支机构对总部业务的远程访问,以及链路备份等问题。此外,受分支系统众多的影响,随业务发展带来的带宽增量需求越发复杂,这大大加深了异地IT环境的管理难度。

智能SD-WAN无线解决方案,既满足了无线管理的需求,更可以实现对“有线”、“4G”的多链路上行,实时探测、感知网络情况和链路质量,保护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及连续性。帮助企业互联网资源快速构建专属通路,分支机构可以通过云终端快速接入,提升组网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可以根据链路状况实时调度网络资源,从多条WAN中优选最佳路径,实现全局流量的动态调度。极大简化对分支无线设备的统筹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管理上的“分家不分户”。

SD-WAN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度可用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服务设备,专为多租户、动态弹性、高可用性而构建的服务链能力。

二、SD-WAN平台具备什么特点?

SD-WAN是将SDN技术应用到广域网场景中所形成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包括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数据中心。

SD-WAN最近几年特别受海外企业的热捧,SD-WAN可以通过虚拟化资源实现快速部署。周期短,费用低,能同样享有专用高效链路,提升企业应用例如:Email、OA、ERP等响应速度,让视频会议更流畅。

并且SD-WAN网上自动部署和易管理的特性,可大大解放运维的双手。这项技术这么好,现在市场上有成熟解决方案可选择吗?

SD-WAN平台具备如下特点:

1、极简灵活的接入方式

SD-WAN可通过硬件接入、移动接入、软件接入和域名Cname等四种方式进行接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入方式。部署时间只需要最多1天,就可以完成在全球范围内任意地点的部署,不论您的分支机构是在非洲还是北美,都可以真正做到与时间赛跑。

2、完善、可靠、坚实的平台

SD-WAN平台均采用CPE双机热备、vCPE双软件互备、POP可用性保障、多项私有传输技术和监控自处理机制等,有效保障平台的稳定运行。

3、金融级别的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是SD-WAN平台重点打造的一部分,平台通过数据加密、认证鉴权、独立证书管理、用户校验等几个维度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4、高效传输网络

SD-WAN平台通过链路优化、内容优化、协议优化和路径优化等几个维度对传输内容进行加速处理,实现内容高效传输,提高企业应用性能的同时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三、什么是ERP?ERP的核心思想是什么?ERP的组成结构有哪些?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

  

一种ERP系统

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一个由 Gartner Group 开发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但是,ERP本身不是管理,它不可以取代管理。ERP本身不能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企业的管理问题只能由管理者自己去解决。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 不少企业因为错误地将ERP当成了管理本身,在ERP实施前未能认真地分析企业的管理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而过分地依赖ERP来解决问题。

最后,不但老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最终导致了ERP实施的失败。企业也因此而伤了元气。正确地认识ERP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就会在ERP实施之前认真分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了解ERP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充分细致地计划与落实利用ERP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为ERP充分发挥效率提供基础。

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 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生产销售采购功能关联图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相关推荐